查看原文
其他

院士摇篮丨吴清平校友当选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农累积培养11名院士

新媒体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 2022-04-20
导言

12月7日,从1月正式启动的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完成,此次增选共增选了70名院士,其中广东共3人增选院士。在广东新当选的三名院士之中,我校校友、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当选为2015年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成为我校培养的第十一位院士。


吴清平院士介绍

吴清平,男,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1984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林业专业,1987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森保专业,获硕士学位。

吴清平院士主要从事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现被聘为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饮料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

吴清平院士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兼任广东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会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学核心期刊《微生物学通报》编委。


吴清平院士主要成就

吴清平院士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省级鉴定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7项,其中7项已获专利授权;取得国家、省级和厅局级科技奖5项;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1篇;创办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科研成果,取得销售额12000万元,利税2500万元,社会效益18亿元;主持“食用菌产业化示范项目”新增产值11.8亿元,新增利税2.06亿元,出口创汇873.9万美元,带动1.7万户山区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获得社会效益23.5亿元,2007年“食用菌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建矿泉水及饮用纯水微生物检测及质量控制工艺分析方法和难点解决关键技术,为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的发展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2005年荣获中国饮用天然矿泉水行业突出贡献者称号,2007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再次祝贺校友吴清平当选院士,华农建校至今,已经培养出了十一名院士,接下来请小新为你介绍华农培养出的十一名院士中余下的十名院士。


丁颖,籍贯广东高州,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稻作学家、农业教育家

丁颖(1888-1964)192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和华南农学院院长及中国农科院院长等职。著名稻作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经长期研究认定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现分布于华南的多年生普通野生稻是中国栽培稻的祖先。独创稻种系统分类法,并对我国稻作区域进行科学的划分。独创“区制选种法”,提出“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毕生育成水稻良种60多个。其中1933年育成良种“中山一号”,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种质转移到栽培稻上,在生产中广泛种植达大半个世纪之久。1936年通过杂交获得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品系。晚年主持中国水稻品种光温生态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华农院士



陈焕镛,籍贯广东新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我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

陈焕镛(1890-1971)1919年于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26年起任中山大学教授、系主任等职,创办农林植物研究所和华南第一个植物标本室。著名植物学家,发现植物新属十个、新种逾百种,其中木兰科的子遗树种“观光木属”和裸子植物“银杉属”,学术贡献重大。他还是我国创建自然保护区的首倡者之一,并且于1956年领导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建立了鼎湖山树木园自然保护区。他曾被选为国际植物学会分类学执行委员、命名法规小组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华农院士



赵善欢,籍贯广东高要,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

赵善欢(1914-1999)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后被选送赴美国深造,1939年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华南农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在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有机合成杀虫剂、植物质杀虫剂、昆虫毒理学、害虫不育与昆虫激素等方面,成果斐然,造诣殊深。五十年代,他与王鉴明等提出水稻田三化螟集团分布的学术观点;六十年代他率先提出昆虫毒理学与生态学紧密结合的“杀虫剂田间毒理学”;八十年代以后他致力于研究害虫综合防治与植物质杀虫剂,提出以昆虫生长发育抑制剂作为第三代杀虫剂的新概念。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我国昆虫科学多有建树。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华农院士



蒲蛰龙,原籍广西钦州,生于云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

蒲蛰龙(1912-1997)1935年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先后到燕京大学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深造,1949年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华南农学院教授、系主任,后调中山大学任教授、副校长等职。杰出昆虫学家与教育家,早年研究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获得成功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毕生从事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以及微生物防治与昆虫病理学的研究,在诸多研究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他在昆虫学方面基础厚实,常识渊博,造诣精深,成果累累,著作丰富,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明尼苏达大学还授予他最高荣誉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华农院士



卢永根,籍贯广东花都,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

卢永根 1930年生,1953年华南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61年担任丁颖教授科研助手到中国农科院工作,1965年回校任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等职。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在稻种遗传资源以及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成果卓著,特别是他和博士研究生张桂权共同提出的“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农院士



黄耀祥,籍贯广东开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

黄耀祥(1914-2004)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曾任广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水稻选育种及其理论研究,20世纪五十年代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工程,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杂交的水稻矮秆良种“广场矮”,继而先后育成“珍珠矮”、“广六矮”及“二九矮”等水稻良种,促进中国籼稻良种矮秆化,为中国第一次“绿色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毕生育成高产优质水稻良种60多个,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农院士



庞雄飞,籍贯广东佛山,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

庞雄飞(1929-2004)1953年华南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55年奉派留学苏联,学成归来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等职。长期从事昆虫学、生态学和害虫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造诣深厚,成果卓著。发现瓢虫科、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新种一批,在瓢虫科分类保护利用方面的新见解获国内外同行公认。创立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为有害生物生态控制、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奠定科学基础。提出植物免害工程和植物保护剂概念,开创了植物保护学的全新研究领域。通过对我国南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和环境保护的论证,促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197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农院士



郑儒永,籍贯广东潮阳,中国科学院院士,真菌分类学家

郑儒永 1931年生,女,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研究真菌分类系统,在白粉菌目的种和种下阶元分类中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现象。她的研究成果白粉菌属级分类系统和《中国白粉菌目志》,为国内外同行普遍承认和广泛引用;对分类难度很大的毛霉目进行形态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并在该目开创了无性型结合有性型特征的系统分类,解决了许多有争议属科的分类归属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和首次报导了中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及新变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农院士



罗锡文,籍贯湖南株洲,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 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82年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州立大学、肯塔基大学进修,历任农业工程系主任、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为华南农业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与规划;南方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关健技术,重点研究水田激光平地机、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蔗田深松耕作关健技术;精细农业关健技术,重点研究3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情信息快速采集技术,机器视觉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和精细农业作业平台。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农院士



林鸿宣,籍贯海南文昌,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鸿宣 1960年生,籍贯海南文昌,1983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6年、199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作物遗传学家,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遗传机理研究。在水稻抗逆(耐盐、抗旱)以及产量性状遗传机理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创新性成果,发现了多个控制水稻搞逆和产量性状的重要新基因,并深入阐明它们的作用机理,加深了对作物性状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基因,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农院士


百年老校华南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先后涌现出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或者长期工作在华南农业大学,或者是曾经在华南农学院学习工作过。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杰出代表,为学校以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铭记和宣传。

与华农十一名院士有关的故事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悠悠百年|你见过华农十大院士的学籍卡吗?

回眸大师风采|赵善欢院士与华农一号楼的故事

整理|档案馆 林慕婵 陈源 新媒体中心 李佳林 蔡泽宇

微信编辑丨新媒体中心 蔡泽宇

责任编辑丨周志荣 谢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